融古穷通、不践陈迹 --著名书法家刘新德先生访谈
2020-12-26 3995
分享

时间:2014年12月

人物:刘新德,1964年5月生于山东淄川。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诗书画院书法创研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协理事、行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行草委员会主任。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展览评委,出版个人书法专集多种。

书法主要荣获《全国第一、二届楹联书法大展》一届银奖、二届金奖,《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优秀奖(最高奖),《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大展》妙品奖,《全国第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展》六、八届二等奖、七届一等奖,《全国第六、七届书法展》全国奖,《四川省第二、三、四届巴蜀文艺奖》二、四届二等奖、三届一等奖。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中国军事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广东省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贵阳美术馆等文博单位收藏。

采访及文字整理:张鹏(云南师范大学书法教师)


1、张鹏(以下简称张):刘老师您好!占用您这么宝贵的时间很是过意不去,首先对您表示感谢!我多年前开始就一直喜欢您的书法,在印象中,您是属于那种成熟较早的书家,且书坛风气不论怎样流转,似乎对您的影响都不大。您就这么默默地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越写越醇厚简约,古雅清新兼而有之,让人很敬服。我想书友们对您的学书道路和学习方法一定会极感兴趣,麻烦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刘新德(以下简称刘):我还不是属于成熟较早的书家,三十岁才在全国展中获奖,连续获了很多奖,现在有20岁左右就在全国获奖的,今天回过头来看看我开始获奖的作品,用笔、结字都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没法看。我开始学习书法是在八十年代初,参加了几次成都书协举办的培训班,初习颜真卿楷书和行书,对圣教序下过一番功夫,后来什么都写,我还是不断地在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学习书法不能闭门造车,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要与大家一起交流才行,交流可以相互促进,相互砥砺,增加友谊,共同进步。学书不能厚古薄今,李可染说:“学习传统,也要学习现代人的。”古今只要是好的、适合自己的都能学,我以为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才最具时代气息,对今人的学习不是一味地临摹,应有真知灼见,取其精髓,悟写精神。对学习古人碑帖,是学为我用,尽力去“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

一个有成就的书家,必须有恒久的毅力坚守自己,必须有独立的人格和审美思想,这个非常重要。你看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他们的艺术风格、艺术人生是非常圆满的,没有说年轻时画得好,写得好,晚年就画不好,写不好了,这肯定是在坚守自己人格、审美思想上出了问题。


2、张:中青展推出的书家当年就个性突出,异彩纷呈。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批书家大多数经过了时间检验,各为重镇,您也是其中之一。您如何看待中青展这个平台对时代书风和个人书风塑造方面的积极意义?对今天又有什么启发?

刘:九十年代中青展可谓独领风骚。中青展开创性地提出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艺术宗旨,主张艺术个性化,百花齐放,把书法艺术推向了高潮。那时的中青展可以说把全国优秀的中青年作者都吸引过来了,如果你在中青展中获奖,一下就在全国出名了,你如果没有入展、获奖,就证明你的水平还不够高,它就是一个标准,来评定你的好坏。我是很幸运的一位,在中青展中获了几次奖,可以说是通过参加中青展和其他的一些展览而不断成长起来的,中青展中有很多有新意的作品都能够入展、获奖,这些作品可能存在暇疵,但有创造性,个人风格鲜明,这在个人书风塑造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3、张:今天的学习条件相比于您出道那个时代,应该说好了很多,不仅书法教育在高校蓬勃发展,社会培训也此起彼伏,书法技术整体上有了大的提高。可是有个性的书家反而少了,您觉得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刘:的确,现在学书条件好,非常好!古代的经典作品,我们可以在各大博物馆中随时看得到,当代的展览也非常多,印刷业发展非常快,字帖印得与原作相差无几,从各大院校到各省市都在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书法可以自由选择。全国书法作者书写水平、理论水平都普遍在提高,有的不让古人,但是个人风格个人面貌不明显,这是当今作者一个严重的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我们的作者是被动地追求书艺,为了参加展览而创作,也就是目的性太强,只注重在形式下工夫。今天的展览作品拼贴、渲染特别严重,以至中国书协也出来说要求一次性书写、反对拼贴,为什么?一个展览中有多半是这样的,拼贴剪裁已经滥觞了。二是有创新的作品今天在展览中不容易被选中,展览评审的问题,现在的评委层次不齐,投票选出的大都是平平之作,说不上多么好,差不到哪里去,有新意的作品难于被认可。三是时间关系,大部分作者学书时间不长,上次兰亭奖得主陈花蓉据说只写了一年半载的,就获了大奖,后来也没听说了。学书一年半载还能有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是绝对不可能的。书法的发展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如果再过几十年是不是要好些?


4、张:您指点我时多次强调临帖的重要性,这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今天想请您结合自身实际聊聊不同阶段对临帖的不同要求,书家个性和临古的关系。

刘:临帖对每个书家都至关重要。清人倪后瞻说:“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广大,三段要脱化,每段要三五年火候方足”。他的话很有道理,临帖创作也必须要经过这三个阶段。第一、二阶段容易做到,第三阶段常人难以企及。“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个性人人都有,你所临古人的碑帖自然有你自己的理解、认识、感悟,所表现出的气息、面貌肯定与他人所临的有差别,所以个性的东西不能强求,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5、张:您在四川生活了这么久,谢无量、刘孟伉等前贤的书法对您影响有多大?您感觉他们是怎样看待临帖的?

刘:当代的四川书法可以说直接受益于谢无量、刘孟伉,还有赵熙、颜楷、余兴公等人。如何应辉、刘正成、张景岳、舒炯、谢季筠等人就是直接受他们的书风影响。我虽然是山东人,于今已在成都工作生活三十多年了,学书之初就在成都,自然而然地也受他们的影响,谢无量、刘孟伉的诗稿墨迹我在八十年代就复印来学习,获益良多。有人认为谢无量不临帖,这是不对的,我于九十年代初在成都一个书画收藏展览中看见过谢无量临了一幅近六尺整张的南北朝碑刻,有行书笔意,非常精彩,印象很深。我还在一本书上看见过他的一幅手稿,内容大意是说:蜀中无佳笔,有人送了一支湖笔,试之尚如人意,但嫌薄耳,家里的碑帖俱移山中,倍感寂寞,案头仅有圣教序,因用湖笔试临一过,略遣愁怀。解放前后他任四川省博物馆长期间,经常把博物馆的碑帖拿回家研究临习,可以看出他也是时时在临帖。刘孟伉五体皆善,书谱、颜楷、汉碑、小篆都下过很深的功夫。“一日临帖,一日应索”可以说是学书人的常态。

 

6、张:我个人有一种感觉不知道对不对,老一辈特别是民国的书家对待今天热火朝天的形式表现,似乎都不是太热心,或者说手法更隐含更朴素。您大约也是属于这一类,这是纯粹个人化的选择,还是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刘:是这样,书艺之路是艰难的,半途而废者比比皆是。书艺之路是漫长的,有人穷其一生也没有好的结果。书艺之路又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对书艺的态度、认识、经历是不同的。开始学书之人,欲被人认可,参展、获奖无可厚非,晚年还斤斤于名利之好,我想其书艺也会被别人诟病。你说纯粹个人化选择也对,一个书家对书法认识的越深,他的眼光看得也越高远,对于一个独立的书家来说也不会老在这热闹场中混迹。艺术创作是寂寞之道,是绝对个人化的,那种培养打造是出不来优秀艺术家的。


7、张:您在云南有很多朋友,还给我们学校的学生做过精彩讲座,对云南书坛的现状应该说是比较了解的。能否直言不讳谈谈云南当前书法创作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刘:云南我近几年来的次数特别多。一是我有很多好朋友:书法家胡若一、诗人雷平阳、画家肖凡等人。二是跟我的身体有直接关系,我不适合生活在闷热潮湿的成都,适合生活在干燥的北方和云南等地。

云南是多民族省份,又在我国西南边陲,地理偏僻。云南的书法我比较熟悉,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古代有孟孝琚碑和爨龙颜、爨宝子等名碑,近代有阮元,担当、钱沣,赵潘,袁嘉谷和当代的楚图南,孙太初等名家。云南当今的书法现状受地理条件限制,作者对外交流少,眼界视野有他的局限性,创作水平有待提高。刚刚评选完的兰亭奖没有云南的作者入展、获奖,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我也欣喜地看到最近这些年有李小刚、潘应照、王远康、赵月秋、陈俊宏、杜洋等很多作者也多次在全国展中获奖、入展,势头不减。我想只要我们的作者不要局限于自己,加强对外的交流,相信云南的书法有更大的繁荣和发展。


8、张:最后请教您一个关于书法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书法专业的学生在校时间不长也不短,恰好又处在二十多岁极度活跃的年龄,从终身学习的立场上看,您觉得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刘:现今的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大部分艺术院校、师范学院都有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书法专业的学生本科在校四年,这个阶段的重点应是全面的学习,除了书法以外,篆刻、中国画也要学。我最近给四川美院书法专业大三学生上创作课,期间有一个他们的小型汇报展,篆刻很突出,就是一个学生可以刻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面貌,细朱文和秦汉古玺一路大部分学生都刻得不错,有的还入了全国展,这反映了学生的潜质和可塑性非常大,在这四年里如果把书法、篆刻、绘画基础打好,对他们的专长选择有一个良好全面铺垫,对他们将来的专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任务应该是这样的。

对于你们云师大的教学应该体现出你们的特色来,可以把汉碑和二爨还有近代云南优秀的书家作品放在教学里面,这样再经数年的实践和积累,必定会体现出你们的优势来。


张: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解答,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有更多机会聆听您的教导,祝您身体健康,多出精品!


                                                   2014年12月26日


©2018 云南文学艺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4001190号-2滇公网安备 330106020007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