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云南文学艺术馆以“文艺赋能志愿行 雷锋精神永传承”为主题,广泛凝聚志愿力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
精准引导 便利游客参观体验
一是友好热情。云南文学艺术馆“3·5”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以馆内各对外开放区域为举办地,只要有观众参观的地方,就有志愿服务覆盖,做到热情友好、周到细致,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贴心服务。
二是提供帮助。云南文学艺术馆建筑面积56329.45平方米,涉及楼层、展厅较多,文艺志愿服务队在一楼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在各楼层设置志愿服务岗位,确保观众在参观需要帮助时,能及时向观众提供准确引导服务,以节省观众参观时间,提高参观效率。
保持专业 传播文学艺术知识
一是着装得体。活动期间,志愿者到云南文学艺术馆服务期间,统一身着由云南文学艺术馆提供的志愿服务工作服,既显得大方得体、易于辨认、统一专业,又更好地凸显了志愿者的服务角色。
二是定岗守时。云南文学艺术馆志愿服务队有60多名志愿者,人数众多,队伍强大,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以“定岗位”“守时间”两个维度强化管理,确保服务前台、讲解现场等每个岗位有志愿者的身影,确保场馆开放时间内有志愿者提供服务。
三是专业讲解。云南文学艺术馆有12个专题展厅、1个精品展厅、4个临展区域,涉及文学、美术、书法等多个艺术领域,全方位展示云南文学艺术的整体风貌。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志愿服务队紧扣雷锋精神和云南红色文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向观众介绍了丰富的文学艺术知识。譬如,著名作家彭荆风的作品《驿路梨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承与发展,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著名画家罗江的作品《誓盟》以“民族团结誓词碑”为背景,艺术地突出了民族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此外,为更好地提供专业讲解服务,云南文学艺术馆志愿服务队以“定时讲解+预约讲解”两种模式为依托,激动灵活地开展讲解工作,积极地向社会公众传播文学艺术知识,滋养和丰盈他们的内心世界。
服务活动 助力擦亮场馆品牌
云南文学艺术馆是一座集收藏保护、展览展示、社会教育、对外交流、学术研究、游览参观、文化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文学艺术殿堂。作为云南文学艺术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投身馆内举办的各项展览、活动,全面助力擦亮“云南重要文学艺术活动发生地”品牌。
一是服务来馆参观团队。日前,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第一党支部组织党员15人到云南文学艺术馆参观,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云南文学艺术馆志愿服务队积极做好参观引导、展厅讲解、会场服务等工作,全方位为参加活动的党员提供了文艺志愿服务。
二是服务来馆公益讲座。3月2日,应云南省摄影家协会邀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在云南文学艺术馆,举办《观物尽意,技术与观念变革中的艺术生产》专题讲座,来自省内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等200余人参加活动,云南文学艺术馆志愿服务队全程做好志愿服务保障,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奉献光和热。同时,借此次专题讲座在馆内举办的机会,组织参与活动服务的志愿者,在做好志愿服务之外,现场聆听讲座,提升自身文学艺术素养和水平。
三是服务馆内展览活动。近日,“文明互鉴·一带一路”第二届图形印创新实验作品展和“曲靖五张名片之红色沃土——春暖长征路”书画展在云南文学艺术馆开幕,云南文艺志愿服务队靠前站位,积极主动做好开幕式志愿服务,发放参观指南、引导观众参观、提供寄存服务等,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姿态,全面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
编校 / 邹尘扬 向潇玥
初审 / 张伟锋 姚昭劢珺
复审 / 杨恩泉
终审 / 黑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