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1742869743210030318.png

书名:《结在清晨的露水珠》

作者:杨敏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体裁:长篇小说


《结在清晨的露水珠》


       以汉傣杂居的云南边境弄溪寨为背景,讲述了大男孩秋成与突然到来的妹妹黎黎之间的故事。黎黎的妈妈过世后,被送到乡下同母异父的哥哥秋成身边。初时,秋成面对这个凭空出现的妹妹有些不知所措,而黎黎的到来也给秋成的生活制造了一系列麻烦,还让他与心仪的傣家女孩帕莲的关系产生了微妙变化。但在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兄妹俩感情逐渐深厚,离不开彼此。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秋成家族和帕莲家人也慢慢接纳了黎黎。

       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兄妹从陌生到亲密的情感变化,更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接纳的过程。这部小说在设计上,把AI数字人读书和纸媒阅读深度融合,每个章节设置了AI扫码链接,手机扫一扫,读者朋友尤其是儿童读者,就能针对阅读进行丰富的文学对话和交流,全面提升阅读体验和阅读效率。


作者简介


1742869865774064354.jpg


       杨敏:1985年出生于腾冲一个汉傣共居的小村寨,2008年毕业于南昌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在《长城》《广州文艺》《边疆文学》《十月少年文学》《儿童文学》等发表小说、诗歌作品30余万字,短篇小说《月光火把》获202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出版长篇儿童小说《结在清晨的露水珠》。


名家点评


       作者以饱蘸温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看似遥远,却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作者文字的画面感很强,并且有着厚实的生活底蕴,也非常善于捕捉、运用大量细节,使作品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场景:清澈的溪水,幽静的村寨,美丽的田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洋溢着人间烟火气的乡间婚礼、送灶神、舂粑粑,以及孩童间天真的友谊,小青年之间的义气,男女之间情感的含蓄,更有亲情的重塑、邻里间的坦诚……

       正是在这样细腻的描写中,作者不动声色地向我们传递着许多具有当代特征的社会景象,充满了浓浓的悲悯之情和怜爱之心。

——儿童文学作家 湘女

       杨敏生活在云南腾冲一个汉傣共居的边境小寨,这使得她能够为文本创造出特殊的文学地理地平线,赋予其小说以独特的魅力。故事的背后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悲悯,为读者展开了纯真且无边的想象空间。

——作家 蓝蓝

       《结在清晨的露水珠》这部儿童小说以汉傣杂居的边疆村庄为生活背景,以一对经历坎坷的兄妹为主人公,怀着对生命的悲悯和对生活的理解,写出了人心之真、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小说结构设计精巧,情节引人入胜,人物个性突出,语言妙趣横生,让读者在美好祝愿中获得爱与美的滋养。

——《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 冷林蔚


文章阅读


长篇小说《结在清晨的露水珠》(节选)


       等黎黎跨出门槛,秋成抬起脚就走。走出几步,又回身把两扇木门拉合,虚掩着,没有上锁。
       “年边了,要饭的人多。”秋成说。紧接着又说,“钥匙知道在哪吧?”
       黎黎点点头。昨天秋成领她出来,专门指给她看过。没有上漆的大木门,左右各一个蜂窝石小花瓶,插着没燃尽的香杆,钥匙就压在左边花瓶底下。花瓶轻得很,秋成说,是火山石做的香插,放水里能漂起来。
       “人有点多,你不要害怕。”秋成边走边说,“吃完饭我还要相帮,恐怕顾不上你,你想回来就自己回来。”
       走下巷道的一条长石阶,青石铺就的寨道和溪流并行蜿蜒。溪水从人家的青石墙角流过,在晨光里冒着烟,抬眼望去,一条溪都热气蒸腾。
       黎黎轻轻地呀一声,在溪边停下来 。
       “你试试,这水是热的。”秋成笑着说。
       黎黎走到镶嵌洗衣石的水边,那里水面几乎和石板齐平,她蹲下身把右手伸进水里,涮一下,又撩起来,往左手拨一下,偏过头看着秋成。
       “肯定是冰的啊,”秋成说,“不然,你以为真是热水沟呐?”
       “不是热的,怎么会冒气呢?”黎黎小声说。
       “这个,等你上了学就知道啦!”秋成说。
       他突然意识到,最迟明年,这个小女孩就要上学了吧?明年?明年还远呢,到时再说吧。他现在每天都像做梦,一天比人家一辈子还漫长。他转过身,沿着溪水往上走,“快点,去迟了吃洗碗水。”
       溪水叫弄溪,寨子就叫弄溪寨,分上下两寨,背靠低矮的鲤鱼山,一半住汉族,一半住傣族,两个寨子首尾相接,呈一弯半月样,牵着一条弄溪水,揽住寨前千顷缓梯田。秋成家住在汉傣相交的地方,是腾南传统的三坊一照壁样式,清水石脚,土基外墙,里面全楸木结构,一正两厢,有门楼,有后院。两边厢房和堂屋的下格房,板壁表皮剥落、裂开,看上去经历过无数风雨。寨子里人都说,这房子再过五十年,也还能住人。
       秋成带着黎黎走过一道道青瓦泥墙,转进一条上坡石巷。这巷道住着三户人家,最里面那家,有许多人进出,烟囱里冒出的烟久久不散,像一片云雾停在房顶。
进到房子里,到处人头攒动,人声嘈杂。大门口、院心和堂屋都摆满饭桌,边上坐满吃流水席的人。桌子之间的缝隙,人挤着人的进出。秋成带黎黎挤到一个角落,不时有人和他打招呼,互相问着“吃了没有”。
       秋成四处张望,想看哪里还有空位,看半天没找到,回头大声对黎黎说:“你在这等着,我过去看一下。”黎黎没有说话。秋成正要走开,感觉黎黎扯了他的衣服一下,他回头一看,小女孩神情怯怯的,鼻子上冒出了细细汗珠。正好阿量走过来,弓着身子,独自平平地端着个看饭的大抬盘,上面排列着待客用的八大碗。
       “阿量,阿量。”秋成大声喊。
       大量抬起头,一见秋成就说:“快点来帮我,手要断了。”
       “哪里还有空位?先帮我找个吃饭的位子。”
       “你跑哪去了?”阿量停下来,“大半天见不到人影。”
       “我回家去了一转,你先帮我找个空位。”
       “我也还没吃呢,你快过来,忙完我们吃最后一发。”
       “我走不开,”秋成说,“你帮我留意着,有空位来叫我。”
       “我也走不开!”阿量喊着,吃力地挤开人群,把菜送到靠大门边的一张桌上。他把菜一碟碟摆好,提着空抬盘径直挤回去了。秋成只好再想办法。
       过一会,阿量站在廊上大声喊他,打着手势让他到堂屋上去。
       秋成带着黎黎挤过去,阿量站在一张桌子边帮他号着位子。刚好有两个空位,秋成让黎黎先坐下。他料想黎黎不敢独自和陌生人吃饭,犹豫一会,和阿量说:“你们先辛苦着,我随便扒两口,一会来替换你。”
       本来端抬盘的人一共有四组人,他和阿量是一组,端完一发,他撇下阿量偷偷回家接黎黎了。
       “这娃娃是什么人?”阿量捅了他肚子一下。
       “我表哥家的,”秋成咳嗽一声说,“他们上昆明看病,送来让我帮看几天。”
       “你家哪里的表哥?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
       “我表哥多呢,亲的堂的,没事谁提他干嘛。”秋成说着,推了阿量一把,“快帮端一桌菜来,要饿死了。”
       “你倒会支配我。”阿量说着,又看黎黎一眼,骂骂咧咧地走开。
       秋成在黎黎旁边坐下,桌上的其他人,他都不认识,左不过是应江家远道来的亲戚。
       “你看,这些人,”秋成小声对黎黎说,“他们也是客人,大家都在陌生地方吃饭,没什么好怕的。”
       黎黎伸手摸一下面前的竹筷,没有说话。
       这时,一个年轻人从旁边匆匆走过,一眼瞥见秋成,折回身子对他喊道:“好你个李秋成,闷声发大财,坐在这里,偷奸耍滑啊?”那人脸色发红,口里喷着酒气,过来拉秋成,嘴里颠来倒去说着,       “客人还多呢,忙完我们才能吃。”
       秋成笑笑的,坐着不动。
       那人看见坐在旁边的黎黎,努一努嘴问:“你亲戚家的?”
       秋成含混地答应一声。
       “她爹妈呢?交给她爹妈去。”那人嚷道,“我们是来相帮的,又不是来当客人,来带娃的。”
       这时,阿量端着抬盘过来,隔着老远喊:“让一让,让一让。”
       那人闪过一边,阿量把抬盘一头歇在桌沿上,直起身子,等待秋成一碟碟挪到桌上。那人还不住地嚷嚷,伸手想把秋成拉起来。
       “让他先吃,”阿量说,“应江有事急等着他,吃完了,他就要赶去做的。”阿量说着,一手提着空抬盘,一手搂着那人的肩走了。走两步,回过头对秋成说:“哪样菜吃完,就自己添一下。”
秋成拿起筷子,跟桌上那些陌生人说一声“请吃吧”,自己也大口吃起来。他见黎黎老不夹菜,只是一口口往嘴里扒白饭,犹豫一下,搛起一块蛋卷放到黎黎碗里。
       “想吃什么自己搛,够不到就站起来,没关系的。”秋成说。过一会,他看黎黎还是不伸筷子,又往她碗里搛了肉圆、大炖、酥肉、焦肝、泡皮,一下子碗里就堆起来老高。
       “胆子小,怕生。”他向陌生人们说。
       吃完饭,秋成把黎黎带出大门口,许多小孩在石阶上玩耍,互相追着跑跳,尖声地笑着闹着。
       “你要不要和他们玩一会?”秋成说。
       黎黎摇摇头。
       “那你自己回家去?”秋成说,“我必须忙去了。”
       黎黎把头点一下。
       “记得路吗?”秋成问。
       黎黎不做声,低着头走下石阶。秋成转身走进大门,想了想不放心,追出来一截,只见她停在一处檐下看水。太阳升起老高,溪中薄雾散尽,溪水清冽得很。路的左边,隔水的人家一律用石桥援引,溪水穿过一道道石桥,潺潺地在砂石间流漱。秋成走过去,黎黎抬头看他一眼,继续往前走。
       “刚才我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秋成在后面说。
       黎黎没有做声,秋成意识到,她今天好像只说过一句话,“我以为水是热的。”秋成心中升起一点异样感觉,从后面看去,黎黎比实际年龄还要瘦小,穿一件棕红色小罩衫,头发披散在肩上,又卷又黄,要是寨子里出现这么个小娃,他肯定要带头打趣她“小外国人”。
       “我确实有一个表哥,他家孩子和你差不多大。”秋成紧走几步,和黎黎并排走着,他用手指着远处,寨路延伸到一片竹林,在天际的地方,露出一线山影,“喏,在山的背面的背面,他家就在那里,  半个山,只是好多年没见啦。”
       黎黎没有抬头看,也没有应声。两个人默默地走着,快要到家门口的时候,秋成站住了。
       “对不起,”他低声说,“太突然了,我不知道怎么跟人说这件事。”
       黎黎顿了顿身子,又抬起脚,飞快地跨上巷道石阶。只听见大门咯吱一声响,黎黎身子一闪,不见了。

        “晌午我再来叫你。”秋成喊了一声。




编校 /  邹尘扬  向潇玥

初审 /  张伟锋  姚昭劢珺

复审 /  杨恩泉

终审 /  黑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