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学史话丨白族诗人晓雪:云南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代表性作家
2023-10-09 8439
分享

晓雪,原名杨文翰,生于1935年,白族,云南大理喜洲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历任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委员会委员。


从苍洱走向世界的诗人


       说到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从云南苍山下、洱海边的喜洲古镇走来的杰出诗人、作家晓雪是必须提到的。

       晓雪的舅舅赵橹在云南大学读文史系,他放在家中以及每个假期带回来的书刊读物,成为晓雪小学到初中时期的文学启蒙。于是文学的种子,伴随着家庭的书香与白族文化的滋养,悄悄地种进了晓雪的心底。高中,他愈发爱上文学,逐渐确立了文学之志。
       1952年,晓雪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高考,以第一志愿成功被武汉大学中文系录取,同年第一次发表文章《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杰作——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在昆明的《学习生活报》上。晓雪上大学时,须乘汽车转火车,经过十多天的路程才能到武汉。因此大学四年的假期,晓雪都没有回过家,总在图书馆的读书学习中度过。

除了阅读一众中外名著,他也在哲学、历史、美学方面广泛涉猎,边读边想、边读边记,由此日积月累。晓雪在1956年撰写毕业论文时下笔千言,仅用一周时间就写完了5万多字的长篇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之后两次修改,又增加2万多字,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印26000册在全国出版发行。作为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诗人艾青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现代作家论,该文出版后很快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晓雪的成名之作。

 自1952年发表第一篇短文,半个多世纪以来,晓雪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28部和《晓雪选集》6卷。其中,长诗《大黑天神》、诗集《晓雪诗选》、散文《绵绵不尽的思绪》和诗论集《诗的美学》《新诗的春天》《诗美的采撷》先后在全国获奖。不少诗文被翻译成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缅甸、泰国等国文字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蒙古族等我国少数民族文字。


晓雪的书法具有诗人的个性


1996年晓雪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2003年获第五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10年获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2014年4月获国际诗人笔会授予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同年获纽约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2015年12月获中国艾青研究学术峰会授予的艾青研究突出贡献奖,2016年6月获湄公河文学奖……

他还是一位既搞创作又搞评论的诗人。1956年,晓雪曾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一篇短论——《作家们,关心和参加文艺批评吧!》这是他一直以来主张的:作家、艺术家们兼搞评论。晓雪认为,诗歌的形象思维与评论的逻辑思维虽然有区别,但并不是相互排斥、水火不容的,处理得好,可以相辅相成。

繁忙的工作之余,晓雪孜孜不倦地读书,除了研究艾青外,还为郭沫若、茅盾、巴金、臧克家、李广田、冯牧、汪曾祺、郭小川、李群杰、李乔(彝族)、赵银棠(女,纳西族)等441位老中青、海内外、各民族的作家、艺术家分别写过专题评论、序跋和纪念文章,其中包括饶阶巴桑(藏族)、张长(白族)等少数民族作家、艺术家111位。他所写评论涉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学史研究和戏剧、电影、电视、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种艺术门类。在美术方面,就为17位画家作品、画册、画展和各种综合性的画展写过20多篇评论、前言和序跋。他不只是对这些文艺家进行介绍评价,而且体现了一位文艺工作组织者的担当精神。


晓雪与著名白族歌唱家赵履珠是相扶相携的贤伉俪 


与爱妻“诗”“歌”相伴至白首


       晓雪说:“许多评论家评价我的诗作最好的两个部分,一个是关于苍山洱海,另一个是关于爱情。”“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晓雪与妻子赵履珠就是这样的写照,相守相伴,共度一生。

       晓雪与赵履珠青梅竹马,在喜洲长大。后来因为上学的缘故,两人长期相隔两地未见面。1957年春节前夕,晓雪从武汉大学毕业回到大理老家,见到多年没见的赵履珠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他心中情愫暗生。晓雪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后,两情相悦的两人自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爱恋。
       1957年初,大理州成立歌舞团,赵履珠以优异的条件被歌舞团选中。后她因为电影《五朵金花》女主角配唱《蝴蝶泉边》而一举成名,调至云南省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赵履珠被调到北京的东方歌舞团工作,并被送到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进修学习。而彼时的晓雪,文学发展之路正遭遇坎坷。
       “那时,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又正值青春,在北京有很多人爱慕她、追求她。我想她应该是不会回来了。”晓雪说。
       但赵履珠并没有改变对晓雪的情意。分隔两地、相距千里的两人,依然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系。在东方歌舞团工作4年后,赵履珠毅然选择调回云南,回到家乡的怀抱,回到晓雪的身旁。
       1965年7月17日,两人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婚礼。简单地举行了婚礼仪式,买了喜糖分给亲友,分享两人的喜悦,这已让二人倍感幸福。婚后,两人互相珍惜与陪伴,这对“诗”“歌”伉俪相守至今。
       一路走来,晓雪已是著名的诗人、作家、评论家,深受后辈尊敬爱戴,赵履珠也因《蝴蝶泉边》一曲,被全国乃至全世界熟知,是著名的白族歌唱家。从青梅竹马到如今白头偕老的恩爱夫妻,半个多世纪的携手相伴就是二人的写照。
       近60年来,他们休戚与共,伉俪情深。在晓雪的眼里,妻子勤劳、贤惠、善良,为此他专门写下作品《家有贤妻》夸赞妻子赵履珠。还写了《弹起三弦唱不尽》《洱海情歌》《丁香花》等诸多歌曲歌词,由赵履珠倾情演唱,这些富含真情的合作歌曲,深受人们喜爱与传唱。如此二人,正如那相伴相生的苍山与洱海,一个伟岸而真挚,一个温柔而深情……

晓雪应邀在哥伦比亚麦德林的卡尔洛斯·比尔科露天剧场朗诵诗


“我的梦里都是洱海的涛声”


       一直以来,大理是无数人向往的远方。无论是动人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是丰富的民族风情,“大理”二字便代表着一片诗情画意。“对故乡的眷恋应在每个诗人的心中。”立足于大理,晓雪先后创作了《洱海之歌》《苍洱新曲》《花甸坝诗草》《苍山洱海》《苍洱四景》以及《播歌女》《蝴蝶泉》《望夫云》《美人石》《飞虎山》《羊龙潭》《小鹦哥》和《大黑天神》等百余首关于家乡的诗歌,字字句句都是对那片山水的热爱。

       忆起在喜洲读小学的时光,晓雪说他曾有一位毕业于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的老师,名叫许清波。许老师说,他来自江南,走过、看过祖国的许多风景,但最喜爱的、认为最能称绝的还是大理的一方天地。晓雪亦是如此认为:“我的梦里都是洱海的涛声,一辈子都是。”
艾青给晓雪的诗集《爱》写了序,序文中提到:“晓雪同志是苍山洱海的白族人,他所写的诗纯朴而清丽,有如大理石的片片淡雅,像泼墨的山水画,像浓缩了的短诗,使人看了之后留下难忘的印象。”晓雪曾说,这是对他所写诗歌最好的评论。

晓雪画笔下的鲁迅先生


 作为一位白族诗人,谈及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晓雪坚定地表示:“一定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民族。”在晓雪看来,云南拥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广博深厚的民族文化,需多了解那些动人的民歌、民谣、民间故事,掌握流传下来的文学、艺术、传统,不断挖掘其中的潜力与精髓,深深扎根云南本土,这些都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个范本,在中华文化价值认同感伟大旗帜下的一枚枚彩贝。“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定会产生越来越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家,产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好作品。”

       去年,晓雪著文章《百年党史上云南的三大文化名人》,以细腻严谨而自豪的笔触书写下狂飙诗人柯仲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与人民音乐家聂耳三位云南文化名人壮阔的一生。他说:“云南,得天独厚,得地独爱,一定是孕育大师、大家、大学者的地方。我们云南的文艺工作者,不要辜负头顶的天空,脚下的土地。”

       “我喝你的水长大/当我还在母腹里躁动/你就通过脐带/进入我的呼吸/我的生命,我的血管……”(《洱海》)从心中眺望的目光、诗句中字里行间的深情,到骨子里对身为一位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的自信以及多年来对一代又一代后辈作家的引领与扶持,晓雪对家乡云南的爱是永恒的、浓烈的,这份爱是他创作之路的基础与动力,也是他内心最柔软却又最坚定的地方。“非常欢迎全国更多的作家来到云南、来到大理采风,这片土地拥有无限的魅力,一定会为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87岁的晓雪仍旧充满激情地说道。


来源 / 春城晚报

编校 / 邹尘扬     张伟锋

复审 / 胡若一     终审 / 黑   燕




©2018 云南文学艺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4001190号-2滇公网安备 33010602000750号